本網訊(周農)筆者近日從州農業局獲悉,圍繞今年全州農業工作目標,農業部門將著力抓好以下十項工作。
推進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按照中央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穩步推進農村改革,加力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確保惠農政策落實兌現不走樣,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加快產業發展,確保農民持續增收。按照全州“一圈一帶一走廊”的區域發展布局,大力發展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態食用菌和道地中藥材五大產業。積極創建全省青稞、玉米、馬鈴薯高產示范區,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外銷蔬菜、特色水果、釀酒葡萄、生態食用菌、冬油菜、道地中藥材優勢特色產業。力爭全州特色農業產業基地達到28萬畝,特色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人均助農增收達到1500元以上。力爭全州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基地90萬畝,連片打造現代農業萬畝示范區50個。
夯實科技支撐,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化農業科技合作,加大農業科技攻關力度,著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大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和培訓工作力度。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力爭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52%。同時要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深入220個聯系村開展“技術走基層”活動,力爭全州農業科技入戶率達到85%以上。
創新經營機制,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扶持一批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專業大戶,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力爭全州新引進和扶持龍頭企業3家,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個、家庭農場2個、種植專業大戶500個。通過培育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發展休閑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圍繞全域旅游,發展特色農業,加力推進317、318線“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成片打造生態美麗田園風光產業帶,著力把農區打造成景區、把產業打造成景觀、把基地打造成景點。力爭在全州創建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鄉10個、示范村20個,景觀作物產業帶2萬畝。助推農旅相融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強化質量監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抓好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強化農機推廣,著力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大力推廣農機農藝緊密結合型農業機械,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切實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力爭推廣農機具3000臺以上,農機總動力達到93萬千瓦,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9%以上。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農機安全監管,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平穩運行。
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引導龍頭企業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發展戰略,農產品加工企業要統一打造“雪域康巴”生態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著力培育一批名、優、特、精旅游商品。抓好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新申報認證登記“三品一標”農產品37個。強化農產品品牌宣傳,組織龍頭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提高農產品知名度。
強化基礎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發展。圍繞糧食主產區、特色農業基地和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快川西藏區生態環境建設,積極開發利用沼氣、太陽能、生物質灶等農村清潔能源,實施好民族地區增糧增收、地震災后重建、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農產品檢測中心建設和農技服務體系建設等項目,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高服務“三農”水平。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農村農戶、深入產業基地、深入經營主體,扎實開展“技術走基層”活動。切實抓好行業黨風廉政建設,結合法治甘孜建設年活動,扎實推進農業法制建設。高度重視農情統計工作,力求做到數據準確,為科學決策提供準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