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5月14日

海拔4500米的蟲草山上,流動黨員服務隊紅旗飄揚。

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羅振華(中)聽取基層聯防員匯報。
◎葉強平 文/圖
又是一年蟲草季,在白雪皚皚的山上,一頂頂帳篷,數十萬人的采集隊伍,成為雪山上一道壯觀的風景線。我州蟲草資源富集、草質較好,除瀘定外17個縣市均有蟲草資源,主要產區逾80處。
我州產業基礎薄弱,蟲草資源是農牧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在理塘縣召開的全州蟲草采集規范化管理暨和諧邊界建設現場會上,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羅振華高度評價了我州和諧邊界建設及資源采集規范管理機制,羅振華指出,今年以來,我州各縣(市)認真貫徹落實州委第4、第5次依法治州工作例會要求,統籌安排、科學布防,既保持了面上持續穩定,又維護了蟲草采集良好秩序;鄉城、得榮認真落實兩州三縣(市)邊界協作議定事項,理塘、白玉分別牽頭組織召開南北片區邊界協作會議,其他縣(市)與周邊地區深度對接,全面落實情報共通、人員共控、風險共消、治安共創、利益共享等機制,為蟲草采集期穩控奠定了良好基礎;54件突出糾紛化解28件,其余全部穩控。制作發放系列警示教育片,組織采集群眾上山前全覆蓋觀看,進鄉入村駐點開展法律宣講服務,在群眾心中樹立法治紅線;設立采集點流動黨支部引領凝聚群眾,深化“牧羊式管理”措施,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干部跟著群眾走,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延伸到采集點;理塘縣作為蟲草主產區,在實踐中不斷深化長效機制建設,強化制度規范管理,制定了系列規章辦法,健全了協調聯動機制,暢通了矛盾調處渠道,規范了蟲草采集秩序,提升了區域共治效率,探索出了一套值得借鑒推廣的規范管理新模式。去年全州蟲草采集區實現了近23年來首次未因資源糾紛引發群體事件的良好局面。
有困難找黨員
白雪皚皚的蟲草山上,帳篷頂上鮮紅的黨旗獵獵飄揚,成為4500米海拔之上最亮麗的風景線!
黨員在哪里,組織就在哪里;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到哪里。規范化的管理,帶來的是有序采集。
其實,理塘縣蟲草采集管理也經歷過由“亂”到“治”再到有“序”過程。
理塘縣是我州最大的蟲草產區,素有“金草”之鄉美譽,蟲草也是農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每年蟲草采集季節,全縣24個鄉鎮、州內各縣近5萬人集中涌入曲登等四鄉主產區采集蟲草。蟲草產區面臨人流量大、結構復雜、隱患突出、矛盾糾紛易發、治安壓力巨大等問題。
曾經,蟲草山上,誰有實力誰說了算。從村戈鄉鄉長到鄉黨委書記的格絨曲批就深有體會,2011年,村戈鄉部分村民,害怕在與下壩蟲草資源爭斗中吃虧,違法從外地購買槍支,險些釀成流血事件。
經歷過“陣痛”之后,理塘縣下決心治理“頑疾”。在開展多次綜合整治后,理塘縣突出黨建核心引領,逐步探索建立蟲草采集管理“支部+”的理塘模式。
該縣堅持縣委主導,鄉(鎮)村兩級黨組織為主力,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蟲草采集依法管理機構,對蟲草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管理,用黨建引領蟲草采集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德巫鄉日乃村村民阿真說:“在入山之前,鄉、村都召開了群眾大會,學習了相關規定,觀看了警示片,知道不能把學生帶上山采集蟲草,還必須‘人證相符’‘證地相符’才能采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理塘縣在安排部署和落實蟲草采集管理工作中,下好“先手棋”、落實“五個早”,保障工作有序有效。針對風險隱患較大、人員集中的采集點,成立了由縣級領導牽頭,政法干警、區鄉干部為成員的6個駐點工作組提前進山。2017年以來,共排查矛盾糾紛85起,通過主動與周邊地區積極溝通、協商,使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得到成功調處或達成穩控共識。與鄰縣簽訂了邊界合作協議,并適時開展城鄉結合部、旅店、娛樂場所、蟲草交易市場等地集中清查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全力確保蟲草采挖季節社會治安平安有序。
貼心服務暖民心
在蟲草山上,沒有以往可見的酒吧、歌舞廳、賭館等場所,小賣部禁止銷售酒類和違禁品,禁止攜帶管制刀具,摩托車一律禁入蟲草采集地。“阿加溝作為產區最大的聚集地,依法管理后,產區治安秩序得到徹底改觀,從以前的事故頻發到現在鮮有發生。”曲登鄉黨委書記赤乃扎西說。
在村戈鄉達色卡蟲草集中采集點,臨時黨支部將黨的基層工作延伸到蟲草山上,積極宣傳政策,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維護社會穩定的先鋒作用,讓黨旗飄揚在蟲草山上,時刻彰顯黨執政為民形象。格絨曲批說:“臨時黨支部還開辦了農牧民‘帳篷夜校’‘馬背法庭’‘矛盾糾紛臨時調解點’‘便民服務中心’,鏈接基層服務‘最后一米’。”
一切為了群眾干,黨員圍繞群眾轉。蟲草山上,臨時黨支部采取“牧羊式”管理模式,黨員與采集群眾同吃同住,亮出身份,深入一線,將管理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有困難找黨員,有問題找黨員,10個臨時黨支部讓5萬余名農牧民群眾有了“主心骨”和堅強“后盾”。
正在采集蟲草的高城鎮德西一村村民洛絨達哇再也沒有以往的擔心受怕,他感受到的是貼心服務。因為山上不但有干部職工、政法干警,巡邏民兵,還有醫務人員,休息時還可以看電影,欣賞文藝節目。“搭帳篷時有‘黨員服務隊’幫忙,我胃子不舒服,醫療點的醫生拿幾顆藥吃了就好了,‘四下鄉’活動還送到了帳篷邊。”洛絨達哇高興地說。
來自瀘定縣采挖蟲草的王勇深有體會,他在采挖蟲草時出現了嚴重缺氧,藏族同胞連忙把他背到下壩片區巡回醫療點,硬是從死亡線上把他搶救了回來,讓他真切感受到了藏漢一家親。各采挖點群眾,不分民族,互相幫助隨處可見,讓民族團結之花開在了蟲草山上。
甲洼鎮下依村民平措,每挖完一根蟲草,都要對挖過的地方進行回填,在山上吃完干糧后產生的生活垃圾裝到縣上免費發放的環保垃圾袋里,帶下山后倒到統一的垃圾場。蟲草采集結束后,24個鄉鎮都要組織集中清理垃圾后才撤離。
今年,理塘縣在城東新區建立“蟲草交易市場”,抽派干警在蟲草交易市場全程治安維護,嚴厲查處強買強賣、壟斷經營、以次充好、兜售假草等違法行為,確保蟲草交易有序進行。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蟲草采集管理長期以來都是理塘縣各項工作的重頭戲,是一項事關全縣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全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大工作。“在縣委政府領導下,全縣干部群眾開拓創新,凝聚共識,真抓實干下,‘蟲草管理責任’明顯優化、‘蟲草采集管理創新’明顯提質、‘蟲草采集規范化’明顯改觀。規范的管理和精細的服務改變了以往無序采集、矛盾頻發、糾紛不斷的混亂局面,實現了蟲草采集‘依法、有序、規范’管理,達到了‘群眾滿意、社會穩定、富民增收’目的,助推了脫貧攻堅,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理塘縣委書記格勒多吉說。
構建良序促和諧
5月10日,州級領導及各縣市分管維穩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或公安局長、政府分管副縣(市)長,州委政法委、州群工、公安、司法、民政、安監、農牧、工商的主要負責同志,先后深入理塘縣曲登鄉阿加溝、村戈鄉達色卡蟲草集中采集點,實地考察蟲草采集點規范化管理和邊界聯勤聯防(鄉干+村干+民兵聯防隊)工作情況。
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羅振華指出,海拔再高,高不過群眾的利益;路途再遠,遠不過黨員的腳步。針對蟲草采集季節人員流動快、生產環境差、管理服務難、安全隱患多等實際問題,各縣(市)要強化黨建引領,把基層陣地延伸到采集點,以黨建凝聚人心、以黨建引領采集。要強化“牧羊式管理”,全面落實“縣市干部包鄉、鄉鎮干部包片、村組干部包戶”措施,層層壓實“干部跟進、蹲點指導、矛盾排查、跟蹤穩控”責任,跟蹤管理服務。要強化法宣服務,組織群眾滾動觀看警示教育片,駐鄉駐村駐點宣傳相關政策法律,加強上門立案、巡回開庭、現場答疑、就地裁決、快速執行,最大限度滿足采集群眾法律服務需求。要強化治安管控,加強聯勤聯防和巡邏查控,維護采集點良好治安秩序。要強化公共管理服務,為蟲草采集提供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食藥衛生、市場交易等充分保障。要強化經驗總結,進一步挖掘提煉蟲草采集規范化管理的“理塘做法”和“甘孜經驗”,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工作前置、秩序規范、服務優良、底線明確”的甘孜特色蟲草采集規范化管理路子,為全州、四川藏區乃至全國藏區邊界地區和諧建設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甘孜樣本”。
羅振華強調,要持續深化邊界地區依法治理,樹立“互利互惠、共同富裕”的正確利益觀;樹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正確法治觀。要嚴格落實矛盾風險定期排查、專項排查、滾動排查和整改落實“回頭看”,實行“責任制+清單制+銷號制”管理,并強化定期接訪、包案化解、帶案督查、多元化解,確保風險發現在早、化解在先、穩控在小。要調整優化農牧區產業結構,增加農牧民增收渠道,提高農牧民經濟收入,改善農牧民生活水平。要切實履行義務教育法定職責,堅決防止輟學入山采集蟲草。合理編制地區蟲草資源開發和保護規劃,降低和減少人為破壞,確保蟲草資源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