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德格縣委書記 何曉春
德格縣地處藏區腹心地帶,是“康巴文化發祥地”“南派藏醫藥發祥地”“嶺·格薩爾王故里”、“茶馬古道重鎮”、“格薩爾藏戲發祥地”,藏文化底蘊厚重。德格印經院典籍珍藏豐富而遐邇聞名,格薩爾故里阿須草原充滿神秘傳奇,德格藏醫藥代表南派藏醫藥發源地瑰寶,以及與藏民族文化相隔共生、風格獨特的建筑、繪畫、文學藝術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沙魯里山脈巍峨雄壯,河谷冰川壯麗奇瑰;金沙江、雅礱江流域孕育著肥美牧場、葳蕤林莽、瀲滟湖泊;古剎名寺肅穆莊嚴、嶺·格薩爾王神廟充滿傳奇;人間仙境多瀑溝、長江上游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卡松渡風光旖旎,發展生態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州委、州政府作出全域旅游戰略部署以來,該縣依托厚重的藏文化、優美的自然景觀、雄奇險峻的冰川雪山,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游和高原山地旅游,全力打造“康巴文化發祥地”“英雄格薩爾故里”“南派藏醫藥之源”三大旅游品牌和世界生態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
突出民族特色,塑造文化品牌。按照“文化帶動旅游,旅游促進文化”原則,該縣以更慶鎮和阿須鎮為中心,以康巴文化發展祥地、格薩爾故里為品牌,以土司文化、格薩爾文化為重點,開發康巴文化資源;以馬尼干戈、普馬為中心,以玉隆拉措、多瀑溝為依托,開發生態旅游資源;以竹慶、八幫為中心,以竹慶寺、八幫寺等為重點,開發宗教文化旅游資源。把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把旅游產業建設成既有內涵又有看點的實體,把文化做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蛋糕,讓游客看到其形、品到其味。
整合旅游資源,做細旅游線路。本著資源組合,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開發“飛機+旅游”模式,整合西藏邦達機場、青海玉樹機場、云南香格里拉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康定機場和格薩爾機場等優勢資源;聯通香格里拉、得榮、巴塘、白玉、德格、石渠等縣,加力打造金沙江沿線生態文化走廊,強化區域聯動、注重橫向聯合,相互開放旅游市場,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流、產品互補。
加強人才培養,抓好產品開發。保護和開發該縣文化旅游資源,需要各方面專業人才,特別是懂民族文化、旅游規劃的復合型人才。創造寬松優越的育人環境,積極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素質、復合型的文化旅游從業人員。要引進高水準旅游規劃團隊,加強旅游精品項目包裝,積極打造一批集森林探險、滑雪攀巖、騎馬遠足、溫泉游玩為一體的高原特色山地旅游項目,吸引國內外游客;選擇一批知名的工藝美術企業,圍繞藏醫藥、民族手工藝品等,設計出一批有特色、有底蘊的文化旅游產品,使其代表德格形象的產品進入旅游商品市場,提升該縣文化旅游的整體品味。
加大宣傳力度,搞好招商引資。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媒體平臺,主動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全面宣傳德格旅游整體形象,重點突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提高影響力,增加其美譽度和吸引力。積極利用深圳市、成都高新區和浙江杭州余杭區對口援建契機,積極組織和參加旅游博覽會和民族文化旅游推介會,把其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資源展示給省內外客商和游客,提高知名度。堅持把文化旅游與影視文化結合起來,通過編排制作德格本土歌舞、傳統習俗光盤、專題片等,充分展示德格底蘊厚重的康巴文化和絢麗多彩的旅游資源。
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發展環境。圍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和景區打造,采取積極向上爭取投資、整合民間資金和加大招商引資等方式,加快建設巴宮廣場、民族商品貿易市場、新路海環湖景觀大道、格薩爾文化博物館等旅游建設項目;加大通鄉通村公路項目爭取力度,重點抓好金沙江沿江公路、柯三路等旅游公路建設和改造,著力解決旅游景區可進入性問題;逐步完善旅游景區民居接待、電力、飲水、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批獨具特色的民居接待點、高品質旅館、精品旅游酒店和旅客接待中心,健全完善景區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切實改善德格文化旅游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