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5月18日
——道孚縣著力發展特色產業走筆

協德鄉村民采用新式噴霧器打藥。 本網記者 攝
■本網記者 肖宵 唐闖 格桑土登 張德禧
“到7月份油菜花開的時候,我們得和大伙比一比,看看鄉上這塊‘試驗田’究竟能有多少產出。”4月27日,道孚縣協德鄉黨委書記四郎尼馬開著拖拉機在地里翻土,鄉干部們在后面跟著播種噴藥,田間地頭成為他們揮汗如雨的“辦公場地”。
而拖拉機駛過的這片“試驗田”,將和旁邊的肥沃土地連片成為省內最大春油菜基地。
“春油菜是指春天播種的油菜,在全鄉有12000畝土地,而這個基地整合了5個村9753畝青稞地,全部集中連片??梢韵胂箝_花的時候景象將是何等壯觀。”四郎尼瑪介紹道。
眾所周知,青稞是高原上的主要農作物。青稞地里種油菜,到底是啥特色“致富牌”?
“這就是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青稞畝產400斤,市場需求有限。去年我們引導部分農戶試種油菜,畝產與青稞持平,每畝的收入卻高出500元。協德鄉地處旅游環線,集中連片打造油菜基地同時也是貫徹縣上農旅融合、發展特色休閑農業的要求”。協德鄉鄉長扎西羅布道出緣由。
“油菜的農資投入較大,我們實行了三個一部分,即政府扶持一部分:政府實行以獎代補,對種植大戶進行獎勵;各村產業扶持金整合一部分;抵扣一部分,待油菜收割后每戶上交30斤菜籽到合作社抵扣農資?!笨h農科局局長鄧孜羅布說道,“我們聘請了省州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按照統一耕地、統一播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收割、統一銷售的六個統一,將播種技術、田間管理的知識教授給每位村干部,與成都市潤康油脂公司確定了每公斤6元的保底價并按照市場浮動定價收購干菜籽的銷售協議,解決了銷售之憂?!?/span>
“建萬畝春油菜觀光基地的目標一定,我們立即甩開膀子加油干起來。鄉上組織干部們成立了種植合作社,通過土地‘承包流轉’找了一塊試驗田,用技術專家教授的方法種油菜。幾個星期下來鄉干部們都成了‘農技員’,村民們有什么疑難我們都能解答,大家都覺得秋天肯定能有個好收成?!彼睦赡狁R認為,鄉干部身上要有“泥土味兒”,手上要能“干農活兒”,才能把農業產業給搞起來。
“有技術指導,有公司收購,還有干部們帶頭,我們還愁個啥?”
“這還是第一次用播種機,真是又省時間又省體力?!?/span>
“鄉里還為咱的油菜買了保險,根本不用擔心收成?!?/span>
“種油菜的收入是種青稞的好幾倍,這下有錢翻修一下房子嘍?!?/span>
……
在祖祖輩輩們種植青稞的萬畝黑土地上,人們正用現代機械將一顆顆油菜種子迅速播撒,縣、鄉、村三級聯動“一針一線”繡出的扶貧花海將迎來綻放。
而這省道旁的萬畝花海,僅僅是道孚產業發展“大盤子”里的一道“開胃菜”。
“脫貧奔康,產業是支撐,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全縣將立足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全面叫響品牌,建立“造血”功能,讓群眾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子。脫貧不是目的,奔康才是目標。”道孚縣委書記蒲永峰的話擲地有聲。
今年,道孚縣將集中力量,規模化、區域化發展農牧產業,圍繞牧旅融合發展區、休閑觀光生態農業發展帶和鮮水河流域產業發展帶“一區兩帶”現代農牧業發展布局,著力打造萬畝春油菜觀光基地、萬棒生態椴木青杠黑木耳種植基地、千畝中藏藥材種植基地、千畝紫皮馬鈴薯種植基地和千畝黑青稞種植基地。
而在 “十三五”期間,道孚將要實現的目標則能確保扶貧效果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
“圍繞建立“造血”功能,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子。在“十三五”末,道孚將建成200萬棒的生態椴木青杠黑木耳種植基地;同時發展萬畝油菜種植基地、萬畝蔬菜種植基地、萬畝黑青稞種植基地、萬畝紫皮馬鈴薯種植基地、萬畝中藏藥材種植基地、萬畝干果種植基地,‘200萬棒+6個萬畝’,就是我們的種植結構調整模式;同時深度融合‘牧旅’,建立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生態畜牧產業發展區,加快群眾增收致富步伐。”道孚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國清告訴記者。
“人勤春來早,雪域春播忙”,春日里的道孚大地,隨處可見農牧民開耕播種養豬放牛修房鋪路的忙碌景象。
麻孜鄉溝爾普村300畝大蔥種植基地里,剛冒出頭的蔥苗仿佛是留在平整土地上的一個個綠色音符。
八美鎮墨石林景區對面的中古村一隊,匠人們正在依托災后重建、發展民居接待的新藏房內叮叮當當裝修個不停。
各卡鄉沙灣村的標準種植園已輪廓初現,粗獷的勞動號子此起彼伏。
鮮水鎮和格西鄉的春油菜產業帶上,新型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隆隆作響。
一首催人奮進的勞作交響曲,正在綿延起伏的高原上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