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4月17日
黨的十九大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這一偉大目標,對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甘孜藏區文化資源豐厚,但因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加之信息時代文化環境的復雜交融、周邊藏區同類文化的競爭發展,固守于資源的文化優勢將不再明顯,各種文化發展短板及矛盾日益凸顯,現有的文化供給與廣大農牧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甘孜藏區的宣傳文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性的工作,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凝聚甘孜力量,弘揚甘孜精神,積極營造和諧穩定的文化氛圍,為藏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各方面貢獻甘孜的文化力量。
一、以文化惠民為根本,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力
為讓甘孜州廣大群眾享有更加標準化的、更優質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應繼續大力實施“潤育”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在完善基礎建設、配齊設施設備、利用好各文化宣傳活動陣地上再下功夫。重點建設州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州廣電全媒體中心、州康巴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州“兩館”、三個片區非物質文化演展中心、州縣博物館、州縣電視節目無線覆蓋等項目。對未達標的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廣播電視臺、新華書店、體育場(館)進行(改、擴)建。加強鄉(鎮)、村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制定州、縣、鄉(鎮)、村(社區)、寺廟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充分利用現有公共設施,統籌建設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覆蓋州、縣、鄉、村四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主要指標努力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以文藝繁榮為支撐,不斷提升精品力作生產力
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性、藝術系、觀賞性有機統一,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統籌調動全州力量,以甘孜州民族繁榮計劃為載體,積極開展各類創作活動。組織舉辦各種文藝創作培訓,助推精品產生。緊緊圍繞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改革開放40周年等重大主題,精心組織各類群眾文藝活動、攝影展、書法美術展等活動,加大社會文藝隊伍建設力度,縣鄉兩級廣泛開展鄉村文藝展示活動,充分撬動基層文藝資源,倡導健康的生活情趣,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展示甘孜新形象。
三、以保護傳承為依托,不斷增強傳統文化生命力
甘孜藏區作為國家及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重點地區,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3個,省級非遺項目62個,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85人,國家級文保單位16個,省級文保單位60個。一直以來甘孜州各級文化部門都把保護與傳承藏區文化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但是由于外在干擾、自然環境、人為破壞等因素,甘孜州優秀文化傳承保護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個別傳統文化甚至面臨失傳危險。因此加大藏區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利用勢在必行。一要抓好傳統文化安全和基礎性工作。加強《文物保護法》和《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的宣傳和貫徹執行工作,為優秀文化傳承保護提供更多法制保障。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做到有效保護下的合理利用。進一步建立完善國家、省、州、縣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積極推進世界、國家、省級文化遺產升級申報工作。二要立足于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探索“非遺+產業”模式,開展“甘孜傳承”非遺展示+扶貧文創大賽+非遺文創產品開發營銷活動,讓甘孜文化在活態運用中更好地傳承發展。
四、以市場培育為突破,不斷增強文化產業驅動力
加力推進文化產業建設,品牌推樹更加充滿活力。探索政府、企業、協會等多方合作機制,突出體育+文化+旅游特點,舉辦好第三屆中國·甘孜環貢嘎山百公里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國家級體育旅游精品賽事,辦好四川秋季音樂季康定情歌音樂節、理塘倉央嘉措音樂詩歌節等品牌賽事;積極倡導各縣利用傳統民俗活動、群眾文藝活動支撐各自文化品牌建設,形成有品牌、有內涵、有載體、有活動的良性品牌建設戰略。不斷完善文化產業布局,布局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啟動一批特色文化產業生產基地建設,掛牌一批影視拍攝基地。加大文創產品宣發力度,培育一批民間文化企業,繼續培育支持一批民營文化產業公司,打造一批文創品牌。借助多渠道多平臺做好文化產業宣傳營銷,提升文創產品對外知名度。到2020年,努力實現全州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完善,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顯著提升,文化創造活力明顯增強,文化產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和提升作用充分發揮。
五、以媒體融合為導向,不斷提升廣電媒體影響力
進一步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通過持續創新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不斷鞏固壯大主流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思想輿論支撐。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及時排除安全播出隱患,確保不發生重大安全播出事故。積極推進“大頻道+小頻道”傳播模式,縣(市)級廣播電視臺加強與州廣播電視臺加強新媒體合作,共同推進全州新媒體矩陣建設。加強廣播電視高清制播能力建設,滿足廣大藏區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級廣播電視臺要進一步規范節目內容傳播秩序,強化輿論導向,豐富和提升藏漢語節目內容和質量。圍繞貫徹黨的十九大、改革開放40周年、脫貧攻堅、綠色甘孜等重大主題和重要時間節點做好宣傳策劃和報道;組織參加全國、省、州組織的各級各類創建綠色頻率頻道、公益廣告創作大賽、編輯記者技能大練兵等活動,在競爭中促發展,不斷提升甘孜廣電媒體傳播制作新力量。
六、以隊伍建設為基礎,不斷增強行業發展持續力
宣傳文化工作者作為精神文化產品的創作者、生產者,承擔著“以文化人”的重要職責。要以“提升能力、優化結構,壯大隊伍”為目標,深入實施“甘孜州深度貧困縣文化人才振興工程”,持續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按照《甘孜州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要求,結合“三區人才”計劃,配強行業管理隊伍,充實縣級藝術團人才隊伍,落實鄉鎮專兼職文化廣電員職能,擴大鄉村業余演出隊覆蓋面,積極發揮鄉村文化志愿者、村級文化公益性崗位的作用,全面建設州、縣、鄉、村文化隊伍體系。選派基層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干部到省、州及對口援建市州的宣傳文化部門進修學習,加強“雙語”文化人才培養,在職稱評審、專家培養選拔、崗位設置、考核評獎等方面傾斜。發現和培養扎根基層的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從項目和政策層面對民間文化人才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使其更好發揮帶動作用。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我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讓我們擼起袖子,鼓足干勁,始終保持文化工作的政治定力、發展定力、民生定力,聚焦主要矛盾,不斷夯實文化根基,補齊文化發展短板,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斗,奮力前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甘孜文化力量。(作者系州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