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5月09日
本網訊 記者從州水務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州共有47座水電站安裝使用“下泄生態流量監測系統”,覆蓋全州已建水電站的23%。依托該系統,州、縣水務部門可對水電站執行“生態流量下泄”規定的情況進行動態化、不間斷監測,并留下監測痕跡、形成數據材料,實現倒逼水電站保護生態環境,及時把握河流水文環境的效果。
據悉,“生態流量下泄”是指為滿足水電站大壩下游河道水生態環境的最小用水需求,水電站要不定期向大壩下游排放一定水量。目前我州對“生態流量下泄”的數量標準為“不低于電站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的10%。”
據州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州于2013年開始在全省水利系統率先建設使用“電站下泄生態流量在線監測平臺”。2017年,我州提請省水利廳對未達到批復值的丹巴吉牛等電站的“下泄流量值”進行重新批復,要求其嚴格執行“生態流量下泄”要求。今年1月,省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項目辦公室在實地調研中充分肯定我州該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并就省、州二級數據平臺數據庫互聯共享工作對我州進行了指導。
為保障“生態流量下泄”達標,我州還有兩項重要舉措。一是在水電站建設中,嚴格實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制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導則,要求批復各電站業主生態下泄流量值。二是嚴格督查考核。各縣(市)水務部門堅持定期開展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執行情況執法檢查,對未落實生態保護措施的水電站依法查處;各級河長強化履職盡責,將水電站執行下泄生態流量情況作為巡河工作對象;今年3月,將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管控納入了州水務局對各縣(市)水務局年度目標考核。 記者 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