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8年07月01日
□川報記者 吳憂
全會指出,進一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培育壯大文化產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在與會者中間引發強烈反響。加快文化強省建設,四川的優勢在哪里?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與會者展開了熱議。
文化資源富集
是四川發展的重要優勢
“精神文化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一個地方的重要軟實力。”省文化廳廳長周思源說,這次全會上大家普遍認同這樣的論斷,而加快文化強省建設,也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不論是紅色文化,還是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四川各類文化資源富集,全省文化產業作為西部排頭兵,在全國具有獨特地位。”省文聯黨組書記平志英說,四川的文化資源就像豐富的礦產、水電資源一樣,是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優勢,也是進一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培育壯大文化產業的重要基礎,應該有效開發利用。
不僅僅是平志英,其他與會者在討論中也普遍認同這個觀點: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建設應該是相互促進、同頻共振的關系,一方面,加快文化強省建設,可以使全省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凝聚在一起,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強大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另一方面,經濟強省建設也有利于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文化品牌
培養影響廣泛的文化川軍
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培育壯大文化產業?
實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名家培養工程,是與會者普遍認同的著力點、突破口,與會者呼吁創造更多具有四川特色、巴蜀氣派、中國精神的文化精品,培養一支德藝雙馨、服務大眾、影響廣泛的文化川軍,壯大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文化企業。
巴中市委書記羅增斌介紹,巴中把目光投向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以此為依托打造文化品牌,發展紅色旅游,“一方面以革命精神激勵本地干部群眾,另一方面以文旅產品吸引外地游客,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進。”
自貢同樣在塑造特色文化品牌上下功夫,自貢市委書記李剛說,他們將自貢鹽文化、恐龍文化、彩燈文化和現代文明成果結合起來,有力提升了自身特色文化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
“利用我們的影視基地、創作平臺及投融資平臺,制作一批有影響力的四川作品;利用我們的發行、院線等平臺,推廣一批有影響力的四川作品。”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表示,利用全產業鏈覆蓋的核心優勢,峨眉電影集團將努力培養更多四川文藝名家,培育更多四川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