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8年05月04日
本網訊(任鴻)5月3日,記者從省政府督查室獲悉,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對2017年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深化創新驅動、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25個省(區、市)、82個市(地、州、盟)、116個縣(市、區、旗)等予以督查激勵,相應采取24項獎勵支持措施。其中,四川省本級獲3項督查激勵,成都市、瀘州市、平昌縣等市、縣(市、區)獲7項督查激勵。這是自去年建立督查激勵長效機制以來,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第二次督查激勵工作。
省本級獲得的3項督查激勵包括:因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及落實外資政策措施成效明顯,今年獲得省內1家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或調整區位的優先支持;因在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認定為完成年度計劃、減貧成效顯著、綜合評價好,今年將在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中獲得一定獎勵;因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今年中央財政在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分配方案時,會將激勵因素納入分配因素,按因素法給我省分配補助資金。
成都市、瀘州市、攀枝花市等3個市,平昌縣、崇州市、眉山市彭山區、宜賓縣、武勝縣、安岳縣、成都市郫都區、石棉縣等8個縣(市、區)獲得7項督查激勵。《通報》指出,成都市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瀘州市促進社會投資健康發展、企業債券發行、債券品種創新與風險防范等工作成效較明顯;攀枝花市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承接產業轉移和產業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崇州市、眉山市彭山區、宜賓縣、武勝縣、安岳縣等5個縣(市、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利用秩序、土地利用計劃執行好;石棉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平昌縣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成都市郫都區推動雙創政策落地、扶持雙創支撐平臺、構建雙創發展生態等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嘗試、成效明顯。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抓緊組織兌現各項激勵措施,指導地方用足用好激勵政策紅利,把督查激勵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實際成效。